百年一遇洪水侵袭,救灾一线,陇南人筑牢铁血防线!

发布于 2018-07-13

 



记者直击现场救灾

 2018年7月9日8时至10日23时,我市康县、礼县、徽县、两当、西和、成县、文县、宕昌、武都区九县区因持续降雨,遭受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对甘川两省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已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积极应对,尽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文县碧口救灾现场

 

陇南发布多路记者奔赴文县等受灾严重地区对我市抢险救灾情况进行报道、来看看前方带来的最新消息↓↓

徒步进碧口

7月9日至11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白龙江、白水江水位暴涨,位于最南端的文县碧口镇受灾严重,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全部中断,救援物资无法送达,一度沦为“孤岛”。截至12日,通往碧口镇的道路依然没有抢通,灾区情况到底怎么样?记者前往这里采访。

▲连日来,我市发生强降雨天气,从而引发暴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各县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特别是文县、康县等地区基础设施受损较为严重。图为文县碧口镇店铺老板在清理自家门口的淤泥。

12日中午,记者驱车经武罐高速前往碧口镇,当车行至中庙镇国道212线665km+100—200m处时,眼前的道路完全被阻断,只能弃车步行。

“这里的塌方面积差不多有三万立方,一户农户的房子已经全部被掩埋。”正在抢修现场指挥的陇南公路段党委书记王鹰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两台挖掘机正从塌方两头同时突进,清理山坡上滑下的土石。“接到命令之后,我们连夜组织成立4支应急抢险队和党员突击队奔赴灾区,由文县、碧口公路管理段应急抢险队负责从两头推进打通国道212线文县至碧口路段。”王鹰说,目前参与抢险的工作人员差不多有50多名,正在动用数辆挖掘机、装载机对塌方进行清理。

▲在碧口主街区,记者看到靠近堤坝的区域水量依然凶猛。

“我们的人员、机械是从今天早上9点开始抢修的,按照目前的抢通进度,预计从余家湾通往碧口的这条道路明天(13日)中午可以抢通。”

王鹰告诉记者,从塌方处至碧口镇还有五公里,而目前能够到达灾区的唯一通道,就是走山路至山体滑坡的另一处,再坐车前往碧口镇。

沿着湿滑狭窄的山路,记者小心翼翼地前行。一路上,还有不少身处外地的碧口人也在焦急地往回赶,一边是陡峭泥泞的山坡,一边是波涛汹涌的江水,在崎岖的山道上大家互相鼓励,艰难行进。这段短短20分钟的路程,却花费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

当记者到达镇区时,洪水已经退去,大部分淤泥也被清理,但是洪水造成的破坏仍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许多低洼地带的商铺受损严重,而靠近堤坝的水量依然凶猛。

在主街区,记者看到,街道上铺满了洪水退去后留下的厚厚淤泥,被洪水卷来的一些杂物遍布街道角落,一片狼藉。很多商户已经开始收拾残局,有的用工具清理淤泥,有的在清洗被洪水浸泡的家具、商品。

▲碧口镇店铺老板在清理自家门口的淤泥。

在碧口,记者碰到刚刚从文县县城赶来的县委宣传部同行,和我们一样,由于从县城到碧口的道路被滑坡阻断,他们硬是徒步八公里,用了两个多小时才翻越瓦窑坡滑坡体赶到碧口镇。

据了解,在这次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中,碧口镇累计转移1.52万人。县上在镇区临时设立4个安置点,为灾区群众免费解决饮食,龙江大酒店“鼎尚轩”火锅店等餐饮企业也免费为受灾群众提供食物,当地物价平稳,秩序正逐渐回归正常。

▲连日来,文县二中、碧口镇杨家坝、金山大酒店、大唐水力发电厂等单位及爱心企业开设食堂,为受灾的群众以及抗洪救灾的武警官兵和志愿者提供免费饭菜。图为大唐水力发电厂的工作人员在食堂门口卸载蔬菜。

(记者/石鼓 王芳 李董)

 

第一书记微信群架起防汛“指挥部”

7月10日,暴雨来袭,我市红色最高预警拉响!距文县范坝镇10公里的高桥村塌方、泥石流情况严重,手机打不通,仅有网络信号。高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赵亮根据逐渐恶化的天气、入户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及村微信群内群众的反映,迅速召集村干部开会,做出了“三个不明”的形势研判,提出了“三个必须”的要求。

赵亮是省委统战部五处副处长,去年8月被派到高桥村当“第一书记”。这次范坝镇经历的一次较大范围的大到暴雨过程,累计雨量达100至150毫米,对于毫无防汛经验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我们出了那么多险点,别人是防,我们到最后实际上是抢。当时心里就想一定要把这个险守住,不能让它破圩,不能让村集体,特别是我们村民的财产受到损失。因为我们是深山区,如果这里的村社房屋进了水,那么损失对村民来讲是不可估量的。”赵亮说道。

凭着心里的这份执念,7月11日一整天直到深夜,赵亮和范坝镇副镇长高志坚及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再一次对高桥沟河堤进行巡查,他们逐户走访,查看灾情,组织群众排除隐患,宣传避险知识,制定应急预案。与村社长微信联系,建立报告制度,各社社长分时段报告群众人身和住房安危情况。

与此同时,利用村微信群实时转发气象预报、避险知识等,并将走访了解到的情况,梳理成条,在村微信群发布,向在外打工的村民报平安。

由于高桥村的11个社居住分散,有些实在无法进入的地方,赵亮就在微信群里引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疏导受灾群众不安情绪,化解矛盾纠纷,着力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让暴雨笼罩下的高桥村涌动着浓浓的“正能量”。

记者在高桥村微信群里看到,在进行了两天两夜的排查后,赵亮将高桥村的防灾防汛情况发布到了群里,“目前全村人员安全,房屋没有倒塌情况,请在外的村民放心;从孙家河口到各社,至少有十几处塌方、泥石流,塌方量很大,车辆根本无法通行;雨虽然停了,但是从范坝上街到村里,仍然存在塌方的危险,非常危险!最近在家村民尽可能不要下山;进光明、王家山、三房的过水路,水量非常大,冲击力很强,车辆通过很危险,如要通过,至少要等明后天,水量小了,观察情况后再说……”

高桥村微信群里现有156人,其中一多半村民在外打工。看到消息后,他们纷纷点赞:“有驻村干部们在村里防守,不仅村里的人踏实了,我们也很放心。”“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第一书记的身影。谢谢你们!”“看到我家的房子没塌,看到老母亲安然无恙,一颗悬挂着的心也放下了,你们辛苦了!”一股股暖流在高桥村干部群众的心间流淌着。

(记者/罗艳)

 
 
 
 

【陇南市政府应急办】据文县政府报告:通过全力抢修,国道212线文县过境段已于7月13日凌晨全面抢通,交通恢复通行。其中:文县至武都段在11日17时抢通、文县至碧口段已于12日19时抢通,碧口至中庙段于13日0时30分抢通。

目前,省道东青公路、2条县乡公路和14条通村公路正在抓紧抢修。

众志成城,抗洪救灾!

陇南,加油!

栏目